旧约 - 申命记(Deuteronomy)第19章

尔上帝耶和华既灭诸族、以地锡尔、使尔继之、居于其邑、其室、
则当于尔上帝耶和华所赐为业之地、区别三邑、
以其所赐之地、分为三区、修筑道途、俾误杀人者可遁于彼、
误杀人者遁于彼而得生、有定例焉、素无仇怨、而误杀人、
如人结侣入林伐木、斫时斧脱于柯、中侣致死、其人必遁于斯邑而得生、
免报复者、心急追之、以路遥远、及而杀之、然彼与见杀者、素无仇怨、罪不应死、
故我谕尔区别三邑、
我今所谕之命、尔果谨守、爱尔上帝耶和华、恒行其道、
蒙尔上帝耶和华践其所誓尔祖之言、恢廓尔境、以所许赐尔祖之地锡尔、则必于三邑之外、别设三邑、
免无辜之血、流于尔上帝耶和华所赐为业之地、流血之罪归尔、
如人憾其邻里、伏而击之致死、逃于斯邑之一、
其邑之长老、必遣人执之、付于报复者之手、而致之死、
尔勿惜之、必除无辜之血于以色列中、俾尔获福、○
尔于尔上帝耶和华所赐之地、既得为业、则邻里之界址、前人所定者、毋得迁移、○
人有所犯、无论何罪、证者惟一、毋听之、必凭二三证者之言、以定其谳、
如有妄证、起而罪人、
讼者二人当就耶和华、立于当时之祭司士师前、
士师详察、其证果伪、欲害昆弟、
则必以其所欲加诸昆弟者、加乎其身、以除恶于尔中、
他人闻之必惧、不复行此恶事、
尔毋惜之、必以命偿命、目偿目、齿偿齿、手偿手、足偿足、
申命记第十九章   第 19 章 

  申 19:2-3> 通往逃城的路要畅通无阻,因为── 

  19:2-3 摩西吩咐以色列人,要筑好通往几座逃城的道路。如果通往逃城的道路失修而不能使用,逃城就名存实亡。有许多投奔逃城的人,真的是为着逃命,道路的保养完善与否,可能关系到人的生死存亡。古时的道路要不断地保养维修,因为路上常常污秽泥泞,尘沙堆积,甚至有很深的坑洞且容易被水冲毁。不但要设立这种公平的制度,并且要采取必要的措施,使通往逃城的路畅通,确是非常重要的。 

  申 19:2-7> 神为什么吩咐摩西设立逃城? 

  19:2-7 每个社会都要处理谋杀案。但是,社会应当怎样对待误杀人的呢?神给以色列人作了指示。在摩西的时代,报血仇是普遍又快速的事,所以神吩咐以色列人设立几座逃城。凡是声称误杀别人的人,都可以逃往其中的一座,以等候公平的审讯。如果他被断定为没有谋杀的意图,就可以住在城中享安全,不会被人寻仇报复。这是神对祂的子民既公义又怜悯,二者融合的美好实例(对于逃城的详细资料,请参看民 35:6 的注释)。 

  申 19:12> 报血仇者是些什么人? 

  19:12 “报血仇的人”是与被杀之人最近的男性亲属,是家族的保护者(参民 35:19 )。 

  申 19:21> 以牙还牙,是说人可以报仇吗? 

  19:21 这一节所定的原则是给审判官使用的,并不适用于个人的报复。这种处罚犯人的态度似乎古老,但是对古时在公义与公平的审判上,的确是一种突破。那时大多数国家,都使用专制的方法来处罚罪人;这种原则却显明神关心公平与公义并确保犯人免受酷刑,不会受过于他们所当受的。根据同样的公平原则,作假见证之人,也会因诬告受到被他陷害之人可能受的刑罚。制定罪有应得的处罚原则,在现今一样适用。──《灵修版圣经注释》